新冠肺炎患者筛查确诊是疫情防控的一项重要工作,而核酸检测则是这项工作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核酸检测技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因应急应用而激活的医用耗材市场又再次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医用耗材是国家中长期重点发展的产业,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印证了其行业发展关系到国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2020 年6 月9 日, 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采集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2019 年度绩效考核数据。而《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 版)》(下简称《手册》)新增加了1 个指标,即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考核年度医院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同期耗材总收入比例。
《手册》指出增设该指标的意义在于贯彻国家对于治理高值医用耗材的改革方向,进而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维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这也充分说明我国医用耗材行业发展尚需进一步规范和优化。
医用耗材,是指在临床诊断和护理、科研检测等过程中使用的医用卫生材料,其品种型号繁多,应用广泛,是医疗机构开展日常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具体用途,医用耗材可分为血管介入类、骨科类耗材、神经外科耗材、非血管介入耗材、口腔科耗材、血液净化耗材、眼科耗材、电生理耗材、医用卫生材料、注射穿刺类耗材、医用消毒类耗材、麻醉类耗材、手术室耗材、医技耗材等;从价值角度讲,医用耗材又可分为高值医用耗材和低值医用耗材,其中低值医用耗材则是指临床多学科普遍应用的价值较低的一次性医用材料,如纱布、棉签、手套、注射器等。
高值医用耗材是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临床使用量大、价格相对较高、群众费用负担重的医用耗材。